從「使用者」出發:落實專案設計思考

貼近使用者的八大研究方法 — ​​近年來,「設計思考」一直是各產業積極追求的新興思考維度。無論網站、行動裝置應用程式,每一個需要接觸到使用者的應用,都需要具備良好的「使用者設計」,才是一個完整的方案。然而隨著使用者設計的重要性提升,產業也積極嘗試不同的研究方法,希望更貼近使用者。透過具有邏輯的研究流程,促使利害相關人理解研究的意義,真正解決使用上的痛點。 設計思考如何影響產業? 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EO創辦人 — David Kelley,在擔任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時,把過去從設計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經驗,萃取成一門碩士學程,建立起「設計思考」的學術地位。而 IDEO 的執行長 Tim Brown 也曾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出最初衷的定義:「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參考資料:國家發展委員會) 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結合設計思考使我們同理使用者的立場,更能準確地解決痛點。每一次的使用者研究,都更貼近使用者。雖然研究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透過不同研究方法,不斷迭代,並且根據研究邏輯歸納結論。我們相信只要以「使用者」為中心、以「人的需求」出發,就能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從「使用者」出發:落實專案設計思考
從「使用者」出發:落實專案設計思考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如何為金融產業帶來一場新的資訊革命?

透過自動化為您的企業提升營運及操作流程效率 —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一種軟體技術的應用,能對大量且重複性高的工作項目及業務流程進行自動化;此項技術將人們從重複性的乏味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投入更多時間於具有更高價值的工作和創新中。RPA所配置的軟體機器人會模擬和詮釋人類與數位系統及應用程式的互動,其中包括系統事務處理、數據操作、系統整合以及其他定義的操作行為,而這些軟體機器人能比人類更快速且更一致的執行這些動作以減少人為的失誤。這項技術可適用於廣泛的產業和職務內容,任何大量、以規則驅動或是重複性流程都可從自動化中受益;RPA易於建置和導入,它不僅簡化了業務流程,同時也使企業在市場上更加彈性、靈活且創造更多商業收益。 儘管新冠病毒大流行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不少壓力,但自動化軟體仍在快速的成長並廣泛被採用,疫情反而成了擴大RPA市場需求的重要推手,尤其是金融產業裡的企業,紛紛投資這項技術來優化其業務營運效能。金融機構每天都需要執行和處理大量的數據、文檔及分析項目,而RPA有效地改善其核心金融業務流程的準確性、生產力和速度,這些效益已成了推動RPA成長的關鍵驅動要素,因為在當前的經濟情勢下,各企業都試圖滿足營運成本和例行性勞動力削減的需求。然而,有些人擔心RPA會取代人類員工,機器人雖然能代替人類完成許多工作,但完全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情況不太可能會發生。RPA將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並促進工作崗位的重新分配,甚至是創造工作機會,如此一來,人類可以更專注於創新、互動及合作方面的工作;而使用RPA,企業能在調整員工的工作內容的同時,實現更高的可擴展性、彈性及生產效率。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如何為金融產業帶來一場新的資訊革命?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如何為金融產業帶來一場新的資訊革命?
雲端互動

雲端互動(Cloud Interactive)是一間以設計為中心的軟體開發及託管服務公司。